初秋,天空的顏色變了,湛藍空曠;空氣的味道變了,薄荷悠揚…在這樣的季節里,我們背上行囊,公司一行十一人,組團踏上了南去黃山,千島湖,西湖,烏鎮,上海的旅程。此次的十一黃金周猶如昂必立專題的萬花筒,色彩絢麗又充實斑斕。
10月2日傍晚,我們踏上了黃山市的土地,燈光映襯下的老城散發著悠揚的氣息。這樣的時間、這樣的氛圍,在身臨”壁立不知頂,崔嵬勢連天”的黃山腳下之時,我們選擇先去體驗一下夜晚的屯溪老街:屯溪老街位于屯溪舊城區中心,是中國少有的保存完整并具有宋、明、清時代建筑風格的步行商業街,同時也繼承了徽州民居的傳統建筑風格,具有鮮明的徽派建筑特色:白粉墻,小青瓦,鱗次櫛比的馬頭墻,淡雅古樸;建筑內雕梁畫棟,徽派建筑磚、石、木三雕特色展現得淋灘盡致。街面建筑大都為前店后坊,前店后倉,前店后住的格局, 呈現出江南城鎮古老的風姿。我們走著,看著,默默欣賞抑或拍照留念,深深的體驗著其中的底蘊與故事。
10月3日凌晨四點我們準時出發,大家的眼皮一直在上下打架,天黑得好像深夜,車在山路上一路顛簸,我們忽然覺得旅游也是對意志和耐力的磨練,六時我們走到黃山腳下,此時游人已經紛至沓來,我們在山腳下排了近兩個半小時的隊才等到纜車,直到太陽高照我們才真正跟黃山親密接觸,這真是種考驗,雖然是苦等,但大家臉上還是掛足了興奮與激情,那兩個半小時的排隊等候好像是一次結伴中休,沒有任何的難耐。接下來我們便有幸開始真真正正地體會“五岳歸來不看山,黃山歸來不看岳”的深刻含義。黃山屬于高峰景觀,因此我們在慈光閣乘索道到了云谷寺,登上玉屏峰,頓時,人文,自然,歷史,底蘊…觸動了每個人的心弦。在青獅石旁,蜚聲中外的迎客松屹立挺拔。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,揮展雙臂,熱情地歡迎五湖四海的賓客來黃山游覽,我們觀松至此,頓時游興倍增,紛紛攝影留念,引以為幸。在玉屏峰倚松遙望天都峰,一種渾然天成的氣勢震撼到每一個人。接下來,我們行至蓮花峰,黃山最高峰。連接蓮花嶺和蓮花峰央頂的是一道長達一公里半的蜿蜒小道,在到達峰頂前要過四個洞穴。我們沿桃花道穿過一線天最終登上了蓮花峰頂,其間山路陡而險,使我們深切體會了黃山的氣魄與巍峨。行程從蓮花峰轉至光明頂,其為黃山第二大高峰,峰頂平坦高曠。隨后我們遙望飛來石,伴著紅樓遺夢的遐想,我們由白鵝嶺下山結束這次如詩如夢的黃山之旅。在登險峰賞美景的同時,同事之間的相互扶持、腕臂之助使我們的內心更加貼近。下山時同事們充分展現自己的體力與恒心,克服各種困難,從上千米的高度徒步走下,兩個多小時的山路,在堅持與歡樂,忍耐和扶持中,濃縮成了一幅同風雨,共歡暢的美麗畫卷,這更是一次心靈的蕩滌。
10月4日,我們乘車由黃山市前往千島湖,雖然有三小時的車程,但一路上歡歌笑語,又輪流表演節目,從陳總開始,大家唱歌講笑話,三個小時的車程轉瞬即失,直至來到和風徐徐,波光粼粼的湖邊才從汽車上興高采烈的表演中回過神來,并且意猶未盡。身臨湖畔,千島湖的水湛藍,遠處島上的樹蔥郁,游人擾攘,艷陽當空,在通往各島的船上,大家憑欄賞景,清風拂面,暢敘心懷。千島湖的湖面廣域,令人心曠神怡。第一站去了蛇島,然后是龍山島,鳥島,鎖島。其間的奇蛇,百鳥,故祠,游魚,鎖園,無不給人以奇景與情趣之美。值得一提的是狀元橋,走上去搖搖欲墜,人愈多愈搖晃,正如狀元不是每個人都能當,走狀元橋也要心理素質過硬才行。在橋上大家手拉手,齊心協力地前進,驚險有趣,膽大的同事趁機拍下大家驚魂不定的狼狽相,真是珍貴的留念。
4日晚,旅行車行至杭州,在六合塔附近用過晚餐后,我們有幸一睹夜色中的杭州西湖,華燈,霓虹,斷橋,西子湖畔,樓外樓,怎一個美字了得。同事們三五一群,或者共同踱步湖畔,輕聲低語,或者拍照留影,品味西湖。興致所至,情致所歸。
10月5日,一個清爽的秋日,一種悠遠的氛圍,追憶著似水年華,徘徊于詩情畫意的烏鎮。這是我們行程的最后一站,卻也用古老的故事為這次旅程加上一個待續的省略號。步入烏鎮,大家不禁贊嘆,這是怎樣的一種別樣情懷:青瓦白墻,碧水蕩漾,木柵古道,棚船石橋,即使用手隨意一框,也會是一幅不俗的美圖。我們沿古道一路走來,興致高昂,參觀了木雕陳列館、 江南百床館、 錢幣館、 茅盾故居、 恒源泰染坊、 消防局、 米酒作坊、 姑嫂餅作坊、 修真觀戲臺、 香山堂藥店…在把渴望美景與故事的心裝得滿滿的時候,我們乘上水鄉特有的棚船擺渡過兩座拱橋,在垂柳與民居間穿行,近距離接觸著江南的水,呼吸著清新的風,愜意,美輪美奐…
10月6日,凌晨四時我們踏上歸途,稍有困倦,但滿心的留戀與滿足,身體和內心都得到了蕩滌,無論意志還是情趣,都有收獲,在浦東機場登上返青的客機,望著窗外如海的云,我們都在回味,回味著這個如夢如幻的初秋之旅,陶醉于悠遠的古跡與神奇的自然風光,無不讓人內心震撼,同事們的內心更加凝聚,團隊精神更加增強,大家相互擊掌,表示回青后共同奮斗,創造屬于昂必立更加輝煌的未來,共同譜寫令人稱頌的篇章。